美國心理學研究指出,極端仇視同性戀、或有強烈抵制行為的人,很可能就有潛在同性戀傾向。羅徹斯特大學教授雷恩(Richard Ryan)表示,這些人對於同性戀的偏見多半承襲於父母,但其實是因為內在渴望無法實現,而轉化為仇恨的結果。
▼反同性戀者有可能有潛在同志傾向。(圖/取自www.livescience.com)
萊恩教授說,「有時候人們感覺受到同性戀者威脅,是一種過度保護自我的機制,好讓心裡面相同的衝動不會彰顯出來。」不過萊恩也強調,「反同」的因素有許多,這只是其中一種可能性。
這項實驗找來德國及美國大學生擔任受試者,他們會在電腦螢幕上接受到快速閃過的數個詞彙及圖片,包括「甲甲」(gay)、「直男」(straight)、同性戀(homosexual)、異性戀(heterosexual)等,還有同性、異性戀伴侶的合照。
研究人員表示,當提到「我」與「同性戀」字眼時反應較快,或「我」與「異性戀」字眼時反應較慢,都代表了潛在的同性戀傾向。結果發現,有部分學生在受試前強烈表達自己對同性戀反感,但測驗時卻隱藏著同性戀傾向。
此外,這項測驗也會詢問受試者受到父母的影響有多深,譬如有「我可以輕鬆做自己」,或是「我爸任何時候都很討厭同性戀」等不同選項。結果顯示,出生 於管教開放家庭的孩子,通常對同性戀不會太過反感;然而接受專制教育的人,則會對同性戀相當排斥,而且他們也有潛在同性戀傾向。
研究人員說,這是一種內在衝突的表現,過去一些高調「反同」的公眾人物,也被人發現有同性戀情,例如反同性戀婚姻的倡導者哈格德(Ted Haggard)
原文網址: 抵制同性戀? 研究:激烈反對者或有潛在同性戀傾向 | ETtoday國際新聞 | ETtoday 新聞雲 http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120413/38958.htm#ixzz1sPKibBaR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